2025-09-17
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,一艘無人船正悄然駛向充電平臺,沒有人工插拔電纜,沒有火花濺射的風險,只需輕輕靠近,充電便自動開始。這看似未來的場景,正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突破成為現實。魯渝能源推出的磁耦合諧振無線充電技術,正在重新定義無人船能源補給方式。
磁耦合諧振:無線充電的技術核心
魯渝能源采用的磁耦合諧振技術是無線能量傳輸領域的重大突破。這項技術基于電磁感應原理,通過讓發射端和接收端線圈工作在相同諧振頻率上,實現能量的高效傳遞。與傳統的電磁感應技術相比,磁耦合諧振實現了傳輸距離的量級突破,有效充電距離可達數十厘米,且對位置精度的要求大幅降低。
該系統由電源、高頻功率轉換裝置、諧振發射線圈、諧振接收線圈和整流穩壓電路五大部分組成。當系統工作時,電能首先被轉換為高頻交流電,通過諧振線圈產生交變磁場,接收線圈在磁場中產生諧振,從而捕獲能量,最后再轉換為直流電為電池充電。
無人船無線充電的工作流程
無人船無線充電過程堪稱一場精心編排的“能量之舞”。當無人船電量低于設定閾值時,自主導航系統會引導船只駛向充電站。通過視覺識別和激光定位技術,船只能夠精確停靠在充電平臺上方。
系統檢測到船只就位后,控制單元自動啟動充電程序。發射裝置產生高頻振蕩磁場,接收裝置通過磁耦合諧振效應捕獲能量。整個過程中,通信模塊實時傳輸功率、電壓、溫度等數據,確保系統智能調整輸出參數,實現最優充電曲線。
充電完成后,系統自動停止能量傳輸,無人船解除鎖定,繼續執行任務。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,真正實現了全天候自主化運作。
無線充電相比有線充電的四大優勢
與傳統有線充電方式相比,無線充電技術展現出顯著優勢:
安全可靠性提升:徹底避免了插拔接頭帶來的火花風險,特別適合易燃易爆的海洋環境。全密封設計杜絕了接口腐蝕和短路問題,提高了系統在潮濕、鹽霧環境下的可靠性。
運維成本大幅降低:省去了人工插拔操作,實現了完全自主充電。接口的機械磨損成為歷史,維護周期和成本顯著降低。據統計,無線充電系統可減少至少60%的維護工作。
環境適應性增強:無裸露接口設計使系統能夠應對各種惡劣天氣和水況。即使在水面波動情況下,系統也能通過自適應調整保持高效充電,這是有線連接難以實現的。
系統集成度提高:無線充電裝置可完全嵌入碼頭平臺和船體內部,保持無人船流線型設計,不影響其航行性能。同時支持多船同時充電,提高了充電基礎設施的利用率。
隨著無人船在海洋勘探、環境監測、安防巡邏等領域的廣泛應用,無線充電技術將成為無人船系統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。魯渝能源的磁耦合諧振技術已經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,其93%的傳輸效率甚至超過了部分有線充電方案。
未來,隨著動態充電技術和遠距離傳輸技術的突破,無人船或將實現“永不停航”的持續作業能力。無線充電技術不僅改變了能源補給方式,更在重新定義無人船的任務邊界和應用場景,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。
無人船無線充電技術正在開啟一個智能、高效、安全的新時代,這片廣闊的藍色疆域,正等待著更多創新技術的探索與征服。